www.64222.com

www.64222.com
2018年10月 www.64222.com > 企业内刊

跟随汪曾祺从美食中感受生活

作者:丁杨(书评人)

收录了66篇饮食文化随笔的《肉食者不鄙》,在汪曾祺先生作古逾二十年时被编选出版,从这氤氲着鼎镬之气与流露日常之美的文字中,能够感受得到作者的精妙笔触和情感温度。

民以食为天,将这件事的口腹之欲属性和文化内涵概括到需要仰视的程度。从古至今,中国文人笔下都不乏热衷写的好诗妙文。

前辈作家汪曾祺留下的文字中,关联饮食的文章尤为耐读。集中收入其66篇饮食文化随笔的《肉食者不鄙》,在汪先生作古逾二十年时被编选出版,从这氤氲着鼎镬之气与流露日常之美的文字中,能够感受得到作者的精妙笔触和情感温度。

早在上世纪80年代,汪曾祺已被坊间称作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。他的生平和人格魅力非三言两语能说尽,但是从他这些文章里,那种隐微言大义于举重若轻,彰引经据典自信手拈来,其中的风雅、自在,确实依稀有的风范。

汪曾祺首先是个对饮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人,他爱吃,也懂吃,终身保持着对此的热情和好奇。他会在物资匮乏年代尽其所能地寻觅食材或合理利用手头盈余,在有限的条件下也不会敷衍一日三餐。一碟酱菜、一枚咸蛋,也要用心体会滋味。他到各地会加倍留意当地饮食,以开放的心态去尝试、接受。他也烧得一手好菜,时常为家人或朋友能大快朵颐而下厨忙活。

他在《干丝》一文中回忆,旅美华人作家聂华苓夫妇到北京,想来也是慕汪曾祺的美食家之誉,指名要在他家领教他亲自做的一顿饭,我给她配了几个菜。几个什么菜,我已经忘了,只记得有一大碗煮干丝。华苓吃得淋漓尽致,最后端起碗来把剩余的汤汁都喝了。足迹遍及世界上那么多地方的聂华苓夫妇,却被汪府家宴的一碗干丝倾倒,自有其道理。

写到饮食,汪曾祺强调食物的本味,心系围绕食物存在的人情和氛围。用简单平常的食材烹调出令人舌尖难忘的滋味,这是他的饮馔之道,更是他的写作之道。他写饮食的文章中,几乎看不到山珍海味,多是价廉易得的日常平民食物,被他有滋有味地写出来,做些南北两地的比较,进行今昔口味的对照,还有价格所费的权衡……文字背后隐隐透出几分对人间疾苦的悲悯。

大半生工作、生活在北京的汪曾祺,在饮食上其实颇有兼容并包和随遇而安的姿态,他能够欣赏和品咂北方饮食中的特色和口味,但也会不期然地在文章中写到故乡江苏高邮的食物,特别是写到诸如咸鸭蛋、鳜鱼、茨菇这些高邮名产时,还是会有我走的地方不少,所食鸭蛋多矣,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比!这样的真情流露,很有意思。书中有若干篇专写故乡食物的文章,从落笔到行文都轻描淡写,宛如唠家常一样。

他写饮食,有按部就班的成分,亦有另辟蹊径的地方。比如,他在书中多篇文章里对某种食材或某个烹饪方法的橘生淮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表达过不解和遗憾,憾则憾矣,字里行间更多充盈的是温和与宽厚,且随后每每能发现异乡饮食的亮点。在他的饮食文章中,比较典型的脉络是——笔触跟着思路发散跳跃,从食材追溯童年经历,从儿时家中餐桌记忆又蔓延到写作那一刻身处之地的生活场景,然后借着味蕾的记忆,想起古人或前辈涉及文中话题的章句,又勾起亲历或听闻的某段轶事掌故,就这么一路写下来,仍能做到不离主题,殊为不易。

如今,都市人对美食乃至饮食文化的追求依然存在,却因种种缘故不易实现。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脚步总归要付出一些代价,如果这代价分摊到吃这件事上,不能说不令人遗憾。

我希望年轻人多积累一点生活知识我劝大家口味不要太窄,什么都要尝尝,这些汪曾祺笔下的饮食观以及折射出的人生哲学,或多或少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,以致让我们的脚步略微放慢,有心思看看沿途风景,品品眼前滋味。

返回顶部
www.64222.com 新闻 视频 新莆京手机版 导航